古时行军讲究排兵布阵,现在加以科技运用到一幢楼宇或者一片区域的楼宇中,也讲究这科技技术的排兵布阵,把门禁、照明、温控、电梯、停车等设施,加以智能连接管理手段布局的区域,现在有个代名词为“智慧园区”.为空间运营管理提供数字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小编想聊聊自己独特的见解。
与智能门锁、摄像头、智能烟感等具象化的东西不同,空间运营管理,智慧园区是个泛概念,是上述所有这些可以具象化的聚合并加以智慧化管理。比如一位工作者原本每天需要跑六趟去完成巡检任务,但结合智慧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工作者可能一天去实地巡检可以缩减到两趟,甚至是达到无人巡检。
而这种节省人力成本的办法从目前来看普及率还不高,大家好像是接受了这样一个概念却没能真正地完全使用起来,空间运营管理的建设看起来像是纸上谈兵有两部分原因。一是成本高,信任低,导致付费意愿不强;二是很多项目局限在光建设不运营,智能化以后产生的诸多数据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分析利用,更有价值的数据反倒被束之高阁。
所以,企业运营需要数字化转型,园区运营也需要数字化转型,从业务和技术双重推动下,普及是逐步去完成的事情。
现在是一个进入空间运营管理的合适时机,智慧概念的盛行、5G和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科技的覆盖、智能设备的应用赋予这个行业一双桨,企业方面顺水推舟,乘风而行,推动园区运营进行数字化。
目前行业普遍诉求有三,分别是安全(综合)、能源(碳中和)和运营(数据)服务,解决这些诉求的本质是数据驱动。
安全是智慧园区建设里更主要,也是更具挑战的事项之一。如何布局硬件,并且基于海量感知数据和智能算法策略,构建有效的安全预警和防范体系,对园区的安全建设是关键。
能源能耗管理一直是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未来智慧园区用能需求排放将发生变化,扩大绿色、低碳的需求,且政府会着重关注企业的排控能力。未来低碳节能产品解决方案会更具方法论,先进行数据“计量”、再利用算法“诊断”、持续驱动“优化”,企业需要紧跟政策的步伐和善用新的工具,实现碳中和目标。
“千园千面”是市场对企业的考验之一,也是对空间运营管理数据服务的个性化体现。针对个性化需求,系统已覆盖智慧园区、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其核心平台包括统一业务平台、业务配置平台、物联网平台、数据平台和算法平台。在物联网平台领域的覆盖面包括感知层、通讯层、边缘层、能力层和应用层。
纵横,专业的写字楼运营服务商。公司主要通过对整栋楼宇的定位、设计、装修、改造,创建符合现代商务需求的办公场所并进行综合招商,同时提供高品质的物业管理及运营服务。